会议安排了12个分会场、1个青年科学家论坛。分别为:
1.分会场。
(1)CO2捕集、固定与利用(CCUS)技术
召集人:汪黎东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/教授
王 强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/教授
主要议题:二氧化碳吸收、吸附、膜分离法等捕集技术;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及生物转化利用技术;二氧化碳地质封存、矿化封存技术;生物质利用耦合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(BECCS)、直接空气捕集(DAC)等负碳技术等。
(2)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
召集人:朱廷钰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
宁 平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
李建军 四川大学教授
主要议题: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技术;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及应用;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;减污降碳协同机制及效应评估;节能减排耦合资源化利用技术;污染物协同碳减排工艺革新等。
(3)焦炉行业污染物超低排放及VOCs控制技术
召集人:王明登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首席专家
竹 涛 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所长/教授
主要议题:焦炉烟气污染物源头减排与过程控制技术,焦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,焦化工序节能减排技术,焦化行业新工艺、技术,焦炉煤气高效综合利用等;焦化行业VOCs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;焦化行业VOCs大气污染物净化工程案例。
(4)高炉工序低碳冶炼技术
召集人:徐文青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
李先春 辽宁科技大学教授
主要议题:生物质炭与煤粉混燃特性及复合喷吹、富氢气体净化技术、富氢气体喷吹技术、富氢冶炼过程能质传输、富氢冶炼过程数值模拟、H2/CO协同还原机制、富氢气氛炉料演变行为与还原强化、炉顶煤气循环技术、氨冶金等,源头减排技术及应用。
(5)钢铁行业流程再造及工艺重构技术
召集人:邢 奕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/教授
张建良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/教授
主要议题:钢铁工艺流程优化和再造技术、钢铁流程节能和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、钢厂能源流与物质流动态耦合优化调配技术等。包括但不限于烧结矿竖式冷却机技术、高比例球团冶炼技术等铁前再造技术;气基直接还原炼铁技术、低阶煤基直接还原炼铁技术、熔融还原炼铁等炼铁再造技术等。
(6)钢铁行业氢冶金及规模化制氢技术
召集人:陈 健 西南化工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
田京雷 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/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
主要议题:绿色钢铁氢冶炼技术;近零碳工厂;氢冶金技术研发及应用进展;钢铁行业的用氢及制氢特点;钢铁行业氢能利用及低碳转型;钢铁行业储氢/储能;氢能-钢铁产能融合发展等。
(7)污染物控制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
召集人:刘 恢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/教授
黄张根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
李 凯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
主要议题:多孔材料在SO2、NOx、二噁英、VOCs、CO2、重金属等污染物吸附脱除的应用技术;吸附工艺在钢铁、焦化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;硫资源的高效回收与高值化利用;氮资源回收和资源化的可行性;重金属的无害化处置等。
(8)钢铁、焦化行业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
召集人:邓积光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何 炽 西安交通大学系主任/教授
主要议题:钢铁、焦化行业工业烟气治理过程中的催化/吸附净化材料研究与应用;挥发性有机物高效吸附与催化净化;非常规气态污染物吸附/催化净化技术;新型气体净化材料研发与应用等。
(9)钢铁、焦化行业极致能效及智能制造技术
召集人:苏 伟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
任 乐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
李玉然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
主要议题:极致能效技术及研发趋势;行业重点工序能效对标系统的技术实践、技术框架等;新能源、可再生能源参与的多能互补用能结构;工业数字化、智能化;能效评估、能效对标、节能诊断和技术创新等;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能力等。
(10)短流程电炉烟气减污降碳技术
召集人:朱 荣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
刘霄龙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
刘国瑞 中国科学院生态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
主要议题: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低碳优势;电炉短流程炼钢技术;电炉短流程炼钢污染物控制;二噁英高效降解;余热利用及节能降碳技术;电炉短流程炼钢清洁能源;钢渣尾渣资源化等;电炉炼钢智能化技术、流程优化技术;绿色低碳电炉原料应用、电炉绿色成本冶炼等。
(11)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关键路径及政策
召集人:严 刚 生态环境部规划院副院长
彭 林 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/教授
王 凡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
主要议题: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模式;减污降碳推进机制;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体系;能源结构调整、能源利用效率提升、生产消费方式转型等;污染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体系及可持续性保障等。
(12)钢铁行业污碳排放清单及碳排放核算
召集人:程水源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
伯 鑫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
孙博学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
主要议题: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核算;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清单;典型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直接和间接污染物排放水平;碳排放足迹核算;低碳产品全生命周期核算等。